看梧桐祖殿,吃時新土菜,住省級“銀宿”!廟源溪畔賞美景
記者 胡鞏民
12月5日,天色陰沉,冷風拂面。上午9時,我們一行3人驅車從衢城出發,沿萬(田)塢(口)線開開停停,慢呼吸,享輕松,盡情領略廟源溪沿岸自然、人文景觀,用心感受柯城美麗鄉村和傳統農耕文化的魅力。
看什么 鯰魚灣堰梧桐殿
廟源溪是衢江一級支流,經過綜合治理后,有“一帶一道二十景”,即:廟源溪生態景觀風情帶、沿溪生態綠道、鯰魚灣堰等十一座特色堰壩和懷頭戲影等九處山水景觀。
在廟源溪“網紅”景觀節點鯰魚灣堰,我們沿著河道右側66級水泥臺階拾級而上,就到了山頂一座茅草亭。憑欄遠眺,蜿蜒曲折的廟源溪勝景盡收眼底:堰壩內水面如鏡,碧水清清,三三兩兩的野鴨在水中嬉戲,一行白鷺從水面掠過,停泊在兩岸的樹林中;遠處群山如黛,近處水清岸綠,幢幢農房,在綠樹林中若隱若現,恰似人間仙境。
游過鯰魚灣堰,驅車前行就是九華鄉妙源村外陳自然村的梧桐祖殿。這是一處明清時期的建筑,為祭祀春神句芒而建,因建于九華鄉梧桐峰,故得名梧桐祖殿。整座建筑分主殿、東配殿和西配殿,殿前有一座近百平方米的大戲臺,主殿為前后桁架結構,面積達500多平方米。主梁上雕刻有木神駕馭的兩條飛龍。2005年,村民恢復了中斷多年的立春祭祀活動。每年立春這天,村民們就會在這里舉辦盛大的“九華立春祭”,用最樸實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來,祈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、吉祥如意。
在梧桐祖殿內,農耕文化遺跡隨處可見。雖然那些曾經讓我們為之驕傲的傳統農耕,在現代文明之光照耀下逐漸暗淡,但農耕文化裹挾著歷史的風霜,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依然光耀千秋。
離開梧桐祖殿,不遠處就是吳家大院,這里可以觀賞樹齡350多年的連理大樟樹。

位于吳家大院門口的大樟樹 記者 張美昌 攝
吃什么 農家土鴨時新菜
這天中午,我們沒有動手張羅,而是去了山里山舍農家樂吃午飯。農家樂業主老魏精心準備了筍干炒肉、炒雙冬、清燉土鴨、魚頭燉豆腐等菜。附近還有樂竹居、大豐堂等十幾家農家樂可提供就餐服務。
住哪里 “九宮格”里品生活
擇一間民宿,哼一曲小調,在歡樂的時光中,用心感受靜好歲月,盡情吸吮空氣的芳香。省級“銀宿”、柯城區鄉村振興講堂“一鄉千宿”的實訓基地“九宮格”,無疑是住宿的一個好去處。

“九宮格”民宿遠眺 記者 張美昌 攝
據“九宮格”業主鄭虹介紹,“九宮格”由7幢農房精心改建而成,白墻黛瓦,錯落有致。院內小路由石子鋪就,高低起伏曲徑通幽。整個“九宮格”掩映在修竹茂林中,綠樹環繞,泉水叮咚,環境清幽。“九宮格”有兩幢精裝修的住宅樓,總共有6個房間,可以接待15人一次性住宿。以包樓住宿為主,每幢樓一晝夜收費3000元,適合戰友、同學、親人等聚會住宿,也可以作為單位集體活動的補充驛站,為在九華山、周公山開展爬山比賽的組織者、參與者提供茶水、水果、糕點等服務。
住在“九宮格”,游客可以自燒土柴灶,葷菜自帶,蔬菜就到“九宮格”菜園里采摘,自己動手烹飪。夜晚有篝火晚會,有燒烤,有圍爐夜話活動,還可以彈鋼琴、寫書法,能喝到手磨咖啡、紅茶、綠茶、普洱茶、白茶和水果茶等,聽潺潺水聲,聞呼嘯竹濤,度過別樣的夜晚。
怎么走 公交自駕皆便捷
對于杭州、上海、北京等地的游客,可以從衢州市區斗潭公交總站坐503路公交車到達;對于衢州周邊地區及本市的游客來說,自駕游是最好的出行選擇,可以一路行駛一路游玩,領略沿途名勝古跡,感受鄉村幸福生活。